光明日报

3月15日,光明日报推出《红船初心专刊》,刊发《天津:努力把宏伟蓝图变为“实景图”》《天津市南开区:用心用情落实“科教立区”》《扎根天津创业 奔向星辰大海》三篇文章,全方位展示天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部署实施“十项行动”,以项目化、清单化的扎实实践,扎实推进宏伟蓝图转化为“施工图”“实景图”的新成就。

近年来,南开区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利用辖区丰富的教育、科技、人才等资源,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获得光明日报记者的重点关注。在《天津:努力把宏伟蓝图变为“实景图”》《天津市南开区:用心用情落实“科教立区”》两篇文章中重点呈现。

光明日报|南开区:用心用情落实“科教立区”

天津:努力把宏伟蓝图变为“实景图”

科教兴市 打造新高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天津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努力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从0到1,从1到N,重大创新成果在津沽大地持续涌现。

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是天津市部署实施的“十项行动”之一,利用天津丰富的教育、科技、人才等资源,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天津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66%,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三;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到83.5%,稳居全国综合创新水平第一梯队。

光明日报|南开区:用心用情落实“科教立区”

走进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科研团队正在小试装备上进行功能糖的结晶试验。“海河实验室的人才政策非常宽松,科研组织自主灵活,让我们青年科技工作者在项目实施、资金使用等方面拥有了更多自主权。”团队骨干吴送姑说。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海河实验室在机制上进行了大胆突破,聚天下英才而用,不断改善人才环境。“机制创新激发了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人才创新潜力进一步释放。2022年,实验室实际承担的国家级科技项目接近90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陈军院士非常欣慰。

光明日报|南开区:用心用情落实“科教立区”

目前,天津6家海河实验室聚集两院院士在内的国家级人才团队182个,开展重大课题130余项,80%以上项目面向产业,牵头组建由123家单位参与的创新联合体,推动金融机构量身提供近30亿元资金支持。

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天津还推动科教产教融合、增强创新创业活力,实现大学与城市相互赋能、相互滋养。天津高标准谋划建设天开高教科技园,坚持服务初创、服务创新,促进科技、市场、金融等资源充分耦合,让创新文化、创新生态源源不断竞相迸发,高标准推进科技盘活、政策出台、高校对接等一系列工作,通过“筑巢”“搭台”集聚要素,推动天开高教科技园快速起势发展。

天津市南开区:用心用情落实“科教立区”

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坐落在天津市南开区科研西路6号,青砖白墙的小楼与绿荫掩映的津河岸边林间小路相邻,不时有身穿实验服的工作人员急匆匆走过宁静的小院。

光明日报|南开区:用心用情落实“科教立区”

“一年多以前,我经常从这里走过,那时这里是杂草丛生的破旧厂房。如今,这里变成了一个整洁的园区,成立了海河实验室。我是学材料化学的,作为第一批员工来到这里工作……”实验室综合办公室孙碧竹告诉记者。

2021年11月,由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及中石化等单位合作建立的物创海河实验室成立。五个月的时间,一万多平方米的载体搭建成功,供实验室初期使用。截至目前,已经有37家企业入驻,培育了一家瞪羚企业、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国科小企业、8家雏鹰企业,3家企业获天津市高成长初创科技企业资金支持,企业营收总额连续3年持续增长。南开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科技领军(培育)企业数量均居天津中心城区首位。

光明日报|南开区:用心用情落实“科教立区”

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地处南开区,37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院所,6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9个国家级工程中心坐落此地。这里每年吸引的外省市投资注册市场主体数量始终位列天津市前列。

光明日报|南开区:用心用情落实“科教立区”

“多亏了南开区科技局的灵活施策,我们的科研成果得以落地。这是大学科技成果作价投资过程中的关键一步,有了它,我们的科技成果就能顺利转化落地。”一份0元技术转让合同的认定成功,让天津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负责合同审核的高华丰很开心。

光明日报|南开区:用心用情落实“科教立区”

针对企业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融资难、科技成果转化难等烦恼,南开区问需于企、助企解难,借助精准服务和灵活施策,用心用情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加油赋能。“针对0元合同认定问题,在市科技局科技成果与技术市场处支持下,我们组织技术合同、法务等专家召开线上论证会进行研讨,认为0元合同价款明确,不违反合同法和技术合同登记法,认定符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符合新推出的科技成果评价实施意见,有利于促进高校成果转化,在大学与资产公司之间转让不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南开区科技局创新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光明日报|南开区:用心用情落实“科教立区”

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是最好的成绩单。截至2022年底,南开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达431家,高新技术企业达448家,瞪羚企业累计达37家,领军(培育)企业累计达9家,企业数均位居天津市内六区首位,成为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记者了解到,目前南开区已围绕天开高教科技园建设“三园一基地”,涵盖博创园、天津大学科技园、南开大学科技园和硬科技创新基地,推动“学城—创城—产城”三城融合,加快向中央创新区(CID)转型发展。同时积极开展招商工作,成立3支专业化招商队伍,围绕天开园加强宣传推介,配合天津市科技局加强和高校院所联系,做好项目遴选。

南开融媒出品


来源 光明日报

编辑 沈建

相关新闻